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清华校友“校庆云读十日谈”读书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至五四青年节,每晚八点,在微信群、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间里,一批清华校友和在校学生打开精心准备的PPT,用语音图文,与校友和各界听众纵论古今文理,“现场”听众与主讲者和主持人的倾心交流不断爆出思想的火花。这是为迎接清华大学109周年校庆,由清华校友读书协会和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经典阅读分享活动“清华校庆云读十日谈”。大家说,疫情造成的人与人的“远距离时光”,正好可以用来亲近经典,亲近大师,亲近思辨。

“清华校庆云读十日谈”活动邀请了清华人文社科领域的多位校友和研究生,分别围绕文化艺术、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国际关系、心理学、企业管理等领域,就经典著作分享阅读心得,既梳理自己的研究学习体会,又为其他校友提供理论学术参考。

 h1.jpg

首位出场的嘉宾乔迁博士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从事公共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是丛书《公共艺术》的主编。近年来,伴随中国城市化步伐,城市文化规划建设如火如荼,一批介于专业和普及之间的、有关建筑美学和城市文化建设的优秀图书出版,如《城记》、《街道的美学》等。乔博士结合自己的著作《伫立的灵魂——读景观中的雕塑》,分享了公共艺术的创作规律、传播特点和功能价值,让不同学科的听众广受启发。

 h2.jpg

乔迁博士在微信群做语音分享

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但限于学习解读的专业性,在近年的大众国学热潮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和理解。夏虞南分享了上世纪中叶《诗经》学的概论性著作张西堂的《诗经六论》,对于张西堂等《诗经》前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于“诗”、“乐”分途,《诗经》文体等学术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导读。夏虞南是清华人文学院2016级中国史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语言文字学、先秦秦汉史等。

积极的个人和社会心理有助于人们渡过疫情以及各种特殊时期,而积极的心理也需要理论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十日谈”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刘红晋,是英国利兹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刘博士研究哲学和科技史,他向听众展示了达尔文建立情绪科学,成为情绪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先驱的学术依据,并介绍了达尔文在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与表达》一书,这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和后续影响,以及和现代心理科学进展,如测谎仪、微表情之间的联系。

廊坊清华校友会副会长、新桐泽管理咨询创始人翟晓勤,曾长期担任大型集团董事等高级管理职务,伴随企业从百人到数万人并进入千亿级企业的过程。她分享了《偏执乐观:诺基亚转型的创业式领导力》一书,畅谈企业危机之下如何自救与提升领导力。

主讲文化传播与演化的张曙光,是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他分享了《思维病毒: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实现思维自由》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面阐述模因学观点,并基于模因学视角解释各种文化现象的畅销书。听众反映,这样的分享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家对诸多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展从事社会思想史研究、家风建设研究、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研究等工作的理论视野。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系19级博士研究生李冲为大家带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的学习分享,李冲对于目前疫情下的全球格局非常关注,从自己的研究视角诠释了为何说全球已经进入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清华大学学生地方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是本次活动的承办方,负责人张宏博是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7级硕士,即将成为20级博士。他分享了《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一书。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奇迹,让世界为之惊叹。张宏博认为周黎安教授的这本著作立足于中国国情,不照搬西方的理论,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给出了中国自己的理论,有助于建立中国自己的道路自觉和自信。

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7级硕士唐天泽分享了最新的诺奖作品《贫穷的本质》,该书提出,贫穷的人很容易陷入到贫穷的陷阱当中,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因此贫困问题对于全球每一个国家来说都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中国通过持之以恒的扶贫将中国从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变成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国家,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和世界的奇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博士杨帅泓为大家分享了《创新魔咒:新经济能否带来持续繁荣?》一书。如何以更稳定和公平的经济增长来实现国家的持续繁荣,什么是更好的解决办法,技术的力量如果发挥出来,杨帅泓的分享启发大家不断思考这些问题。

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7级博士王明则给大家分享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这本海外汉学的经典之作,从古代中国的一次治理事件以小见大地剖析了中国的国家运转,启发听众以史为鉴。

人文学院历史系18级硕士成鹏为大家分享了《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本经济史的力作,揭示了中国和西方的相似与不同,使人从中看到工业革命的偶然性与曾经辉煌的中国。不少校友听后表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崛起的中国拥有着完全不输西方的文化底蕴与制度优势。

按照计划,“清华校庆云读十日谈”已结束,但这种积极的分享、理性的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启发碰撞已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活动期间,阅读分享吸引了大量校友、学生和其他各界友人踊跃参与和现场交流。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进来,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博士尹彬副教授等专家还担任了客座嘉宾,进行了虽简短但专业的点评和阅读指导。每次分享在腾讯会议室结束后,经常引来比较热烈的讨论。不少读者朋友建议这项活动今后持续深入开展。5月9日,由清华校友读书协会组织的新一轮阅读分享再度开始。清华校友读书协会会长助理郝志杰说,一隅禁足,无碍“自强不息”;两米相望,难阻“厚德载物”。清华校友无论在什么行业和什么地方发展,他们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努力是异曲同工的,清华校友读书协会能够为他们的努力提供加油充电之便利,感觉很有价值。

 h3.jpg

清华校友读书协会是在清华校友总会指导下开展校友阅读活动的平台。协会活动开始于2013年,当时的校友总会活动部组织一些读书沙龙,名为清青读书会,邀请校友作家、译者、编者和校友们见面交流,如《乔布斯传》中文版译者赵嘉敏、《去印度成长》作者马宇歌等。因读书会主要在清华校友总会的胜因院28号别墅举办,系列活动更名为胜因读书会并沿用至今。近年来清华各院系和校友们发起了不少读书会活动,原校友读书会转变为校友读书协会横向平台,推动清华校友和公众的经典书籍阅读,为清华校友的文化活动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记者谢宁)